《南通:社会治理创新新样本》系列报道之五

南通市开发区:积极探索综合治理新模式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人口众多、人口流动频繁。为了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南通市开发区近年来坚持从源头治理出发,三年完成稳评重大项目420个,未发生一起集访事件;从“关门自己评”到“开门他方评”,实现了稳评理念的重大转变,政府工作广获好评;从一方参与到多部门联动,稳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多年来,南通市开发区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大规模聚集事件和有影响的个人极端事件,实现了零进京集访、零进京登记非访、零去省上访的目标,被省政府表彰为法治江苏建设示范区。

 

“在南通生活,有归属感”

  21岁的小宋是江苏宿迁人,今年上半年来到开发区打工,每天下班后,小宋都会乘坐公司接送班车,回到她在南通开发区的“家”——四海家园。
  小宋和5个女同事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套间里,室内有独立的洗漱间,空调、热水器、彩电、宽带一应俱全,楼内还有洗衣房、开水房等设施。原本不放心的父母,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小宋有同学在外地城市打工,每个月的收入近一半都花在租房上面,宿舍离公司还远,人很辛苦。而她在南通,近千名员工由公司出资统一安排在四海家园,每天都有班车接送。年纪相仿的几个女孩子合住在一起很热闹,大家用贴画、摆件把宿舍布置得漂漂亮亮。四海家园内还有大型餐厅、洗浴场所和职工活动中心、休闲中心等,并引进了超市、话吧、阅览室、医疗服务中心等公共便民单位和设施。闲暇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可以串串门、聊聊天,小宋也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朋友。
  此外,开发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四海家园建立了“平安服务中心”,务工人员如果遇到劳动保障、信访维权、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孩子入学入托等方面的问题,再也不用四处跑腿求人了,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能在最短时间里给他们提供服务。小宋说:“在这里生活,有一种归属感。”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南通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这里云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就有50多家,汇聚了数万名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如何解决这么多外来人员的住宿又保证社会长治久安,成为考验开发区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一道难题。
  为此,开发区本着充分调研、大胆尝试的态度,决定积极推行外来人口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三集中”模式。
  四海家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据了解,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投入经费2.5亿元,建设占地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936万平方米、可容纳两万余人居住的四海家园。四海家园公共区域道路宽直,绿树成阴,专用停车场容积充足;仿照宾馆标准间设计,每个房间都带有卫生间、空调和部分家具,提供“拎包入住”。设有6100平方米的餐厅,1500平方米的洗浴场所,同时建有商业用房1200平方米、职工活动中心2000平方米、休闲中心3000平方米,并采用市场化手段建立话吧、超市、阅览室、教育培训室等公共便民设施。
  几年来,四海家园始终把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工者有其业、劳者有其酬、来者有其乐、优者有其荣”的目标,全力为外来人口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推进外来人口的有序流动。同时,在外来人口服务管理过程中,依托科技增加效能,探索出了一套信息化服务管理机制。“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模式,也是四海家园在多年的外来人口管理中探索出的经验。

 

第三方稳评保平安发展

  丁仁星是山东来南通的打工一族,因没有什么技术,就靠开电动三轮车接客谋生。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像丁仁星一样,以此谋生的有700多人。电动三轮车的无序发展,一方面方便了群众,一方面也带来卫生、环境、治安、交通安全等问题,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准备全面整治。
  消息传开,许多电动三轮车主群情激奋,扬言将暴力抗治,集体上访。开发区及时组织第三方开展稳评,得出了电动三轮车整治风险指数0.59,按照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属于中风险等级。开发区针对稳评报告中的风险点及建议,组织专家论证,认为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可将风险指数降低到0.33。于是,开发区即时发出宣传资料5000余份,手机信息12000余条,挖拓出就业岗位560个,优化公交线路两条,有效解决了困扰居民群众长达7年的电动三轮车问题。
  第三方稳评是开发区为促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有效提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公信力、客观性。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市率先实行的一种机制。
  据了解,在过去的稳评工作中,往往存在调研座谈流于形式、问卷走访走过场的现象,评估结论存在不全面、不客观、不公正的问题,以致评估后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矛盾频发,纠纷不断。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充分认识到这种政府或评估主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必须转换,内循环、封闭式的评估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稳评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民主为路径、以第三方为主体,政府要从具体事务中退出,充当稳评工作的裁判员、解决问题的协调员、组织企业群众参与的宣传员,开创稳评工作新格局,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理念一转思路开,模式一变天地广。为切实提高第三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知晓率,开发区印发宣传资料十余万份(册),举办培训班32期,重点宣传推进社会稳定风险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全区广大领导干部、企业全面提高了对社会稳定风险第三方评估工作的认识,解决了稳评主体不想评、稳评机构不会评、项目决策不敢评的问题。

 

为全市流动人口管理带来启示

  据了解,推进第三方稳评工作以来,有力地转变了开发区政府的执政理念、决策方法,促进了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同时,范围也不断拓展,已从初始期的工程建设类扩展到重大决策类,从项目投资领域扩展到行政许可、执法、司法等各个领域,参与面不断扩大。2016年,全区先后评估征地拆迁、工程上马、环保评估等项目57个。
  以前,推进稳评后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由开发区某个部门为主,现在由区党工委管委会,发动全区干部职工全体参与;由一个责任部门为主,到所有相关部门全程协助,形成了“从源头评估走向全程评估,从静态评估走向动态评估,从风险评估走向风险管理,党工委牵头,管委会协调,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格局。
  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永华表示,目前南通市登记在册的外来流动人口达104.8万多人,他们既是南通区域发展的生力军,又是社会治理的新兴人群,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治安问题,每年外来人员犯罪一直占全市犯罪总量将近一半。工作中,南通市政府着力提升居住证发证率和“含金量”,全市外来人口居住证发证率基本实现“应发尽发”,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可以享受14项“同城化”权益和公共服务。同时,积极推行外来人口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三集中”模式,在做实南通开发区四海家园等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的基础上,新建了如皋人才公寓、港闸汇通公寓、崇川集贤公寓、如东滨江公寓等一批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全市工业园区外来人口“三集中”率达70%以上。同时,探索建立社会保安联动联勤联防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专业保安和物业服务保安在治安防范一线中的作用,推动保安服务业从单一的人力保安,发展为融人防、物防、技防等于一体的全方位保安服务体系。
  南通市经济开发区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先进做法,为整个南通市的流动人口管理带来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