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40年,制度公平仍在路上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这场关系到940万名考生前途的考试,再度以无可辩驳的重要性搅动全国舆论。但与往年不同的有两点:一来今年是国家恢复高考40周年,怀旧的情愫喧嚣纸上;二来今年是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新高考元年”,改革的期待绵绵无绝。随着今年高考的落幕,“季节性”话题或许渐归平息,但有关高考的制度公平问题仍需深入地“冷思考”。
  无论是对恢复高考时代印记的回溯,还是对未来改革制度创新的厚望,背后其实都隐含着相同的价值诉求,那就是对高考公平性的关注。40年来,我国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对个人前途命运影响如此之深,对社会影响范围如此之广,足以说明高考早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考试,构成了国家重要的制度安排。也正因为恪守公平,才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类的盛况,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批批栋梁之材。
  但是也要看到,数十年来,高考本身的公平性也不断受到侵蚀。有观点认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高考的“黄金时代”,其中的一大含义应当是指那时的高考最为公平。随后,从“高考移民”“高考替考”“高考作弊”,到招生黑幕、偷梁换柱、弊案迭出,诸多已经曝光或潜行至今的怪相,投射出权力、金钱在挤压高考的公平杠杆,掠夺普通百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蚕食了很多人对于高考的信赖。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制度变革的动力。以改革的视角观察,恢复高考40年也是瞄准问题、回应诉求、力行改革的40年。从80年代的保送生制度和上海自主命题试点,到90年代的招生并轨制改革、广东“3+X”方案试水,再到新世纪以来的高校自主招生、探索招考分离、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高考制度的改革路上,始终没有脱离公平这条价值主线。冷静观察这一改革主线,为国选才、为才开路的高考制度在公平性的实现上,尚需有更宽阔的视野、更系统的谋划、更精准的发力。就目前的情形看,至少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公平:
  其一,高考制度自身的公平性。其主要含义是捍卫考试的公正,杜绝各种特权、腐败与不公。一直以来,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录取分数线,致使地区公平备受质疑,也造就了“高考移民”之类的怪胎。多年前,山东和北京实行相同的试卷,录取分数线竟相差120分,直接引发青岛三位女生状告教育部,更促使全社会追问教育公平。而从考试到招生,从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到加大招考违规查处力度,所有的制度改革内容设计,都应当体现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和受教育权,使平权构成高考制度改革的底色。
  其二,高考配套制度的公平性。其主要路径是树立系统思维,将高考置于整个国家教育制度中实施公平性改革。高考只是教育制度中的关键性链条之一,而教育公平无法仅仅通过一个关键环节就能实现。看似绝对公平的高考制度设计,如果不能关注到背后严重的中小学择校现象,不关注到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配置失衡,甚至不关注到户籍制度对于高考的影响,那么在“生而不平等”的环境下单纯谈论所谓的“机会均等”,只能陷入不公正的结局。
  其三,高考社会功能的公平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高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应当是社会公正的促进器、孵化器,而不应沦为社会公正失守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从诸多的社会不公中寻求难得的公平,这是我国古代开科取士制度延续千百年的奥秘,也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关键因素。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之所以被许多人所怀念,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当时的高考是普通人“跃龙门”的通道。而当下社会的一大追问却是,为何寒门再难出贵子?高考能否再成为促进阶层流动的制度通道?能否改变日渐扩大的阶层“鸿沟”?因此,高考改革除了追求自身和配套制度的公平性,更要反省其在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所能扮演的角色,思考在日益严重的阶层固化中能够承担什么样的制度功能。高考只有承载起促进阶层流动、增进社会公平的使命,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公民权利平等的有效机制。而这,也正是高考制度永葆青春与活力的“密码”。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