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阳光司法”

-- ——专访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院长段喜林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昆区法院)作为“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模范法院”,始终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将改革和创新作为法院发展的动力,将“审判提质、执行破难”作为工作定位,不断加强服务大局的意识,持续开创基层法院工作新局面。
  近日,记者专访了昆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段喜林,就该院在发挥审判职能、践行司法为民、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访谈。

抓好主业保平安

  记者:法院的主业是审判,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昆区法院如何坚持依法履职,有所为有所不为,“经营”好自己的主业?
  段喜林:作为包头地区受理案件最多的基层法院,昆区法院一直把抓好审判执行工作作为我院工作的第一要务。2016年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1428件,受案数量首次破万,创历史新高,同比上升23.2%;审执结10227件,同比上升30%;法官人均结案数为208件,收结案数及人均结案数均居全市法院首位;充分发挥了审判职能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保障平安昆区建设。全年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07件830人,审结544件711人,结案率90%。围绕平安昆区建设,严厉打击涉毒及“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判决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51人;依法惩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审结19件32人;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全年共判处缓刑、管制、免于刑事处罚141件218人;加大罚金刑的执行力度,全年共收缴罚金650万元,同比增加1.6倍。
  妥善化解民事纠纷,推进和谐昆区建设。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7014件,审结6208件,同比分别上升17.8%和22.1%。积极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发挥家事调解员和调查员的作用,协助化解家事纠纷,建立了家事法律服务室,定期开展巡回审判;完善涉老案件的审判机制,通过法律援助机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经济类案件的审理,与小额速裁有效对接,缩短审理周期,提高审判效率;妥善处理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系列案件,在原告席某等93人诉被告二运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永达特钢、通用特钢劳动争议系列案中,充分保障了中小股东及劳动者权益,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依托卜尔汉图派出法庭延伸基层司法服务,通过送法进农村活动,促进了乡邻的和睦,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法制意识。
  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昆区建设。受理行政案件162件,审结149件,同比分别上升70.5%和140%。通过适时向行政执法机关发出司法建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敦促其提高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认识,努力解决“告官不见官”的问题;共同商讨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裁量权等问题,力争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受理了自治区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邀请多家相关单位参加旁听,迈出了以公益诉讼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第一步。
  努力破解执行难题,助力诚信昆区建设。全年共受理执行案件3591件,执结3277件,结案率91.3%,结案标的达10.5亿元,实际执行率为64.8%。通过开展飓风、重拳、草原风暴等专项行动,集中优势力量解决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骨头案”,严厉打击了“老赖”,加大信用惩戒力度;积极探索执行模式改革,围绕执行指挥中心,在全市首家构建执行团队,最大化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提高了团队作战能力;正确处理依法执行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关系,对以辖区经营困难的大中型企业为被执行人的案件,慎用强制措施,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妥善解决纷争,通过企业将执行标的总额列入计划,定期向法院支付,再由法院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予以分配的方式,使得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得到有机统一;对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保驾护航,为八一公园提档升级改造开辟绿色通道,依法强制拆除游乐场所6家。
 

化解矛盾讲质效

  记者:近年来,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增长,重大、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层出不穷,而法院队伍人数总体并没有明显增加,“5+2”“白+黑”成为基层法官的工作常态。作为包头地区受案量最多的基层法院,昆区法院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司法体制改革后,又有哪些举措?
  段喜林:通过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多种手段,挖掘内部潜力缓解办案压力,努力解决案多人少问题。
  在化解矛盾上,延长司法服务“链条”,多元化解社会矛盾。昆区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延长司法服务“链条”,形成以立案调解、庭前调解、庭审和解、判前调解、巡回调解等诉讼调解为主导,以邀请人民陪审员、社会调查员参与调解,律师介入和解,与社区人民调解员诉调对接等非诉讼调解为补充,以司法审判为保障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包头市天泽公证处合作成立诉防对接中心,与昆区司法局合作建立人民调解服务中心,共为1200余名当事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通过咨询调解放弃诉讼147件,为53件案件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师;推进律师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通过引入第三方介入机制消除当事人抵触心理,促使其理性维权;借助司法救助等途径,化解了一批涉法涉诉信访积案。
  在审判效率上,案件实行繁简分流,构建快审快结机制。在立案阶段实现案件初步繁简分流,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实行法官分层管理,形成审判长、独任审法官、调解法官、法官助理的新型管理模式,最大化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审判长集中精力钻研业务,打造精品案件;以“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为原则,调解法官专司庭前调解和证据交换,紧紧抓住证据交换有利时机适时展开调解,使大量的民事诉讼案件在庭前以调解、撤诉的方式结案,案件庭前调解率达到45%。庭长根据证据交换情况对案件进行二次繁简分流,在提升审判效率的前提下提高案件质量,突出繁出精品、简出效率。
  在工作质效上,强化信息化发展,助力法院审判工作。近年来,我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努力建设“智慧法院”,通过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式、全方位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查控系统、单兵作战系统、执行指挥车、12368诉讼服务平台……为司法公开、诉讼服务、网上办案、网络查控、审判管理、人事管理等多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升法院工作质效。
  同时,作为自治区司法改革试点单位,昆区法院制定了《昆区法院法官入额实施方案》,充分保障法官业绩考核的全面性,确定49名首批入额法官,适时完成员额法官到岗配置工作;初步完成司法责任制改革,下放裁判文书签署权,限制缩小审委会讨论案件范围,改革合议庭运行机制,健全院、庭长办案机制,对案件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出现案件质量瑕疵的严格追责,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员额制实施以来,顺利完成财物的上划工作,员额法官积极性得到调动,院庭长办案进一步常态化,给全院干警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改革初见成效。
  记者: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昆区法院在践行司法为民,推进司法公开,坚守司法公正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段喜林:昆区法院强化履职担当,坚守司法公正,践行司法为民,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大局意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增强诉讼服务能力,实现司法便民为民。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加大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诉讼难问题;制定《昆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秩序规则》,规范诉讼行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诉讼服务中心秩序,方便群众监督;全年通过网络立案205件,访客已逾15万人次;对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交免交诉讼费47.5万元。
  二是扎实推进司法公开,提升公众法律意识。通过法院门户网站发布法治新闻简报1000余篇,在各级广播、电视、电台等媒体发表300余篇,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308篇,阅读1.7万人次;及时公开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和裁判文书,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全年共上传文书4319件,使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利用自治区高院安全交互平台进行庭审网络直播,切实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阳光司法”;中国教育频道《法治天下》和内蒙古交通广播电台《轻语飞扬》栏目,以案例和热点问题的形式制作我院涉及刑事诈骗、民事继承、强制执行及民间借贷等内容的法治专题节目,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每季度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法院工作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多次派业务骨干在辖区开展普法活动,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发送司法建议24条,有针对性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

  

严格要求抓队伍

  记者:“打铁还需自身硬”,培养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清正廉洁的法官队伍,是实现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昆区法院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段喜林:昆区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公正、廉洁、为民、担当”的法院队伍。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打造政治合格队伍。我院党组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教育广大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通过“一把手讲党课”“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法治信仰;通过廉政讲座论坛、签订廉政责任状等形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梳理各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完善与司法责任制相适应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把从严治党、从严治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全市法院系统首家创办《昆法监察》微杂志,通过互联网、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形成立体宣教新体系;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全年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涉诉涉访案件明显减少。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提升干警履职能力。以法官论坛为平台,将审判执行中的热点难点作为培训内容,提升干警业务技能;坚持十四年的业务理论研讨年会催生了丰硕的调研成果,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圆满完成内蒙古高院“非法集资类案件应对策略”及包头中院“破解执行难”两个重点调研课题,并进行了成果转化;对全院干警推行体检制度、邀请中医专家定期坐诊、安排心理疏导课程、完善女法官温馨小屋、举办生日祝福会、开展艺术欣赏、健步走、歌咏比赛等活动,从身心两方面关注干警健康,使广大干警能够在和谐、团结、精神愉悦的环境中高效、快乐的工作。
  自觉接受监督,提升司法工作水平。始终把法院各项工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之下,区委政法委进一步加强了对破解执行难的领导和协调,在建立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形成执行工作合力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交办事项,高度重视与驻区人大代表的联络工作,多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016年邀请各级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工作两次共50余人,代表委员旁听庭审12人次,收到市区两级人大转办的信访案件5件,全部给予认真回复。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完善联系机制,听取意见建议并认真研究处理。与昆区工商联召开联席会议,就经济下行压力下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展开了探讨,提高接受民主监督质效。
  此外,我院高度重视检察监督,对检察建议全部回复,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在区人大民族法制委员会的牵头下,与辖区律师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并出台了《律师执业保障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律师在促进司法公正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落实扩大司法民主、规范司法行为,2016年新提请任命11名民主党派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人民陪审员,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我们有理由相信,昆区法院将继续虚心接受各种监督,努力提升司法工作水平,创新司法为民举措,不断深化司法公开,奋力开创昆区法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全国模范法院”的这一荣誉增光、添彩,为昆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为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