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位最具“工匠精神”的刑法学家

  3月26日,阳光明媚,《刑事法评论》与《刑事法判解》创刊20周年座谈会暨北京冠衡刑事辩护研究院成立大会在静谧的百年燕园召开。现场可谓群贤毕至,会议由《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主持,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司长周院生、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张学兵、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李公田、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党委书记华列兵、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会长杨矿生等领导到会并讲话,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苗生明、检委会委员王新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谭劲松、江西警察学院副院长蒋熙辉等领导出席会议,著名刑法学专家陈兴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周光权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林维教授、山东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长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蔡道通、西北政法大学原刑事法学院院长王政勋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刑事法专业的专家学者40余人,来自全国人大、中央及地方公检法司机关的嘉宾2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同仁40余人,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刑事法评论》的20周岁生日

  《刑事法评论》创办于1997年春天,由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主办,陈兴良教授主编,1997年开始出版。每年出版两卷,每卷约70万字。第1卷至17卷,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8卷起,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已经出版38卷。《刑事法评论》在创刊之初就确立了“竭力创导与建构一种以现实社会关心与终极人文关怀为底蕴的、以促进学科建设与学术成长为目标的一体化的刑事法学研究模式”的宗旨。正如陈兴良教授所讲的,20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正值青春年纪,对于出版物来说也正是大好年华。在这20年中,《刑事法评论》发表了800余篇论文,展示出了强大的学术生命力,也展示了我国刑法教育学的进程,可以看作一部我国刑法教育学的发展史。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从陈教授回忆自己创办《刑事法评论》的初心中就能感觉到他对于广大学子的惦念。陈教授回忆自己的学生生涯,在本科期间就曾在法学学术杂志上发表过论文,然而到他成为老师以后发现学生们已经很难再有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机会了。陈教授从自身的经历深深知道,在学生时代如果能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过几篇论文,能对未来从事理论研究形成怎样的信心。正是希望能给广大学子一个这样的园地,在1997年刑法修订之际,陈兴良克服了20年前出版难的问题,以书代刊,以连续出版物的形式创办了《刑事法评论》,使得几百名学子有了得以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陈教授表示,日后《刑事法评论》发展中也会坚持初心,依然以采用在校学生的投稿为主。
  所谓好事成双,今年既是《刑事法评论》创办20周年,也是陈兴良喜迎人生一甲子的年头。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切实看到了为师一生桃李满天下的幸福,像周光权教授、林维教授、邓子滨教授、车浩副教授、劳东燕副教授这些陈兴良教授的得意门生,如今都已是名满天下,然而每个人都依然能回忆起当年接受陈教授指点能在《刑事法评论》上发表论文的喜悦与成就感,甚至有人还将陈教授给予赞许回复的邮件一直保留到今天。水利万物而不争,当初的点滴雨露已让一棵棵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
  当天的会议上,再版发行了陈兴良珍贵的自选集:《走向哲学的刑法学》《走向规范的刑法学》《走向教义的刑法学》这三本自选集横跨陈兴良教授30年的学术生涯,反映了在不同时期研究的重点,《走向哲学的刑法学》主要选自《刑法哲学》《刑法的人性基础》《刑法的价值构造》这三部于1988年到1998年之间发表的专著,在这一时期陈教授的学术兴趣主要在于刑法哲学。在1997年刑法修正之后,以此为契机,陈教授将研究的重点转向规范刑法学,在这一时期同样出版了三部代表性著作:《刑法疏议》《本体刑法学》《规范刑法学》,陈教授将这三本著作中的精华收录在《走向规范的刑法学》中。而后随着德日刑法知识的引入,陈教授有感为了实现知识本土化,对刑法教义学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陈教授较为满意的三部专著为:《刑法教义学》《刑法的知识转型(学术史)》《刑法的知识转型(方法论)》,其中的优秀论文都收录在《走向教义的刑法学》中。谈到三部自选集的重新出版时,陈教授说道:“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对自己的刑法学术生涯的总结,而不是终结。尽管一个人的学术生命是有限的,在历史的坐标上,我们所能起到的只是一种过渡的作用。但我还是认为,在正确的学术道路上前行,才是一种不负使命的学术追求。”

 

冠衡刑事辩护研究院诞生

  当天上午9时,随着冠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卫东与陈兴良教授共同为冠衡刑事辩护研究院揭牌,冠衡刑事辩护研究院宣告成立,开创了律师事务所与学术科研机构共同成立专项研究院的先河。
  冠衡律师事务所是一家成立16年的优秀品牌所,其刑事业务在业界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此次之所以能与陈兴良及北大刑事法治研究中心结缘,得益于陈教授丰富立体的法律职业生涯,陈教授年轻时不仅是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还曾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十佳律师,并于1997年至1999年期间到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挂职检察长。冠衡所刘卫东主任与陈兴良教授正是在这个期间相识的,刘卫东彼时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刑辩律师,正是由于工作中的接触,让刘律师觉得陈教授特别亲切、特别投缘,并为其法学专业所折服,为了进一步向陈教授学习,刘律师之后更是考入北大进行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陈教授曾经提出:“司法的最高境界是无冤。”冠衡所出于对这个目标的追求,也为了适应当前律师专业方向细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专业素养,联合北大法学院刑法学科,成立了全国首家刑事辩护研究院,且以研究院成立为契机,承办召开了庆祝《刑事法评论》与《刑事法判解》创刊20周年的座谈会,使得陈教授与优秀弟子得以团聚一堂,追忆过往,畅想未来。
  冠衡刑事辩护研究院由陈兴良教授任名誉院长,刘卫东律师和北京大学法学院车浩副教授担任联席院长,下设专家委员会、理事会和秘书处,周光权、林维、劳东燕、邓子滨、周长军、王政勋以及蔡道通等七位刑法界知名学者担任首批专家委员,工作目标是与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紧密合作,弘扬刑事法律学术研究,探讨刑事辩护中出现的疑难案例和前沿问题,开展一系列刑事辩护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术活动,培养一流的刑事辩护高端人才。
  在会议期间,北大法学院院长张守文也提到,曾经希望陈兴良教授出任学院的领导职务,却被他以行政事务过于繁忙无法专心研究学术为由婉拒。在当今物欲横行的时代,陈兴良教授能不为所动,精益求精于自己的研究,不仅对刑法理论研究保持着强烈的热情,同时也对刑事实务领域的动态给予极大的关注,无愧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当代刑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