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利益潜规则 方能杜绝工程隐患

  3月中旬以来,经由内部人士曝光的西安地铁电缆事件,引发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关注,其波及范围已辐射到其他城市。该事件性质之恶劣,不只在于问题电缆的抽检率百分之百不合格,也不只因为事关数百万人的公共安全,真正挑战公众底线的地方在于,它是发生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发生在全国各领域正风肃纪、反贪惩腐的当口。这种顶风作案所投射出的胆大妄为、肆无忌惮,无疑令人瞠目结舌。
  就个案而言,西安地铁电缆事件得以顺利曝光并引发当地政府的整改,而非等到有一天发生安全事故后才被揭开,终归是一件幸事。随着查处工作的启动,相关人员的责任也浮出水面。截至3月28日,包括西安市地铁办原副主任唐宏波等在内的12人因涉嫌违纪,已接受组织审查。相信在全社会的监督下,个案中可能存在的失职渎职等违法犯罪问题不会被轻易遮盖。严厉追责和全面整顿之下,也能获得立竿见影的功效。
  但是,只要承认行业治理最可靠的长久之策是法治,那么再彻底的个案查处,都会显得力道疲乏。伪劣产品也好,工程腐败也罢,西安地铁并非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说到底,个案彻查与矫治问题的普遍性规则之治之间,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比如,涉事公司是如何进入西安地铁项目的?为何多次发现质量问题却未能及时中止供货?涉事公司商标注册刚满一年为何能获评省著名商标?舆论发出的每一个发问,都凸显出行业治理的背后存在着法治蛮荒之地。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领域是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热点地带。那些看似设计精巧、执行严格的制度和程序,往往在实践中被暗度陈仓,所谓规则之中有“规则”,程序之外有“程序”。甚至在竞标等一系列严防利益输送的程序规制下,由于利益勾兑的根本动机未能消除,企业一方面要以较低的价格获得看似正当的中标,另一方面又要以较大的代价进行利益输送,经济计算之下便只能减少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至于监理、质检、督查等诸多理应承担监控职责的环节,又常常沦为一条利益绳索上的“蚂蚱”。旨在防范暗箱操作和利益输送的制度在“空转”,而且是以更大的成本和代价在“空转”,这就是典型的法治蛮荒。
  个案让公众一次次看到这样的蛮荒,但是要彻底改变却并非易事,因为那些基于利益而盛行的“潜规则”,在顽固支撑着蛮荒的野蛮生长。西安地铁电缆事件曝光后,涉事企业从一开始发表“义正言辞”的声明,到抽检结果公布后公司负责人下跪道歉,其态度转变看似法治力量赢得胜利,实则是“捂不住”后的消灾之举,反倒凸显出法治的权威与影响极为有限。而所谓的拉网式排查、彻底更换所有问题电缆、严肃追究相关人法律责任、彻查失职渎职问题等等,都是个案处理的必定动作,同时事件还触发了陕西工程建设领域的全面“严打”。但这一系列补救措施,能否真正将陕西工程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又能否警示其他地方都推动工程建设进入规则之治?不能不令人打上深深的问号。
  其实不独工程建设领域,几乎在各个行业领域,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法治蛮荒之地,正式规则以更高的成本在“空转”,而潜规则以心照不宣的方式在支配着权力与利益的媾和。偶然曝出的丑闻或个案,如同皮肤上生长出的脓疮,是深处病灶的一种反映,挤破之后身体里的病毒仍在。也正因此,法治建构与治病同理,睿智者应当借助个案进行普遍性的深度反思,挖掘出背后的病灶,在更为广泛的行业领域内进行拔毒祛病。
  可见,法治建设进入实质层面,面临的乃是冲破利益桎梏的攻坚之战。不仅要严厉查处一桩桩个案,更重要的是铲除其深处的利益潜规则,清理其背后的流毒与病根。如此,才能杜绝包括工程隐患在内的行业积弊,也才能改造法治蛮荒,播种下新的法治苗圃。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