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政治,塑造“脱虚向实”新生态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观察国家政经风向的窗口,也是民众洞悉国计民生大势的平台。
  两会每年一度,开会的要义是什么?几千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集聚北京,显然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也不是一场政治典礼。开两会,对政治体制而言,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受其监督、对其负责的宪法原则,政协是参政议政,共商国是;对国家而言,是审议协商,依法确定每年的“施政纲领”,并体现于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财政预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支撑和实施;对民众而言,决定的是民生福祉。所以,不仅要开两会,更重要的是应当把两会开得务实、开得到位。
  早些年,有着“老炮手”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钟南山,曾批评一些代表开会存在“歌功颂德”的现象:“领导在的时候,很多代表10分钟的发言中,8分钟用来对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他呼吁,人大在鼓励代表行使权利方面,还有待改进。网民也有类似的意见,传递出改观人大会议虚化、依法实现人大到位的殷殷民望。
  今年的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回望这半个月的议政景观,无论是会议的形式还是内容,都注入了诸多新内涵。令人感触到两会政治正在与国家改革、经济发展、民生议题等同频共振,呈现出日趋鲜明的“脱虚向实”新动向。
  先说形式之变。几年前的全国人代会期间,曾有浙江代表团的30位女代表准备举办一次弘扬丝绸文化的集体“旗袍秀”,因引发争议而被“叫停”。如果放到今年,“旗袍秀”一开始就会被会风会纪所遏止,压根儿进入不了公共话题。过去开会期间,不乏在驻地举行专场文艺演出、联合汇演,或者“借会交际”“跑部钱进”等现象,耗费了宝贵的会议资源。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引领两会日益拧紧会风会纪的“发条”。本届全国人大履职之初,就出台了改进会风的15项“新规”,此后每年都会增加新内容,今年全国人代会就改进会风规定了20项措施,并首次设立了会风会纪监督组,各代表团每天都要报告是否存在参加与议题无关活动、宴请或缺席等情况。此外,倡导代表审议发言不讲空话套话,明确要求不组织代表参加与大会议程无关的活动,不搞迎送仪式,不举办大型联谊活动,不搞专场文艺演出,禁止产品供应商以大会名义进行广告性宣传等等,无不体现了正风肃纪的努力。
  两会代表、委员的职务忠诚度当为万民之表,会议风纪同样也应是社会楷模,共商国是,兹事体大,必须心力合一,为社稷黎民发声,多提管用务实之策。毋庸置疑,两会越来越有“范儿”,一步一步走出形式化、仪式化,并且断然拒绝了娱乐气氛和商业因子。随着整肃会风向深水区挺进,代表、委员开会期间更加精力集中,议案提案质量更高,会议质量和效能逐渐逼近制度设计的初衷。
  两会的议题和内容,同样彰显了“脱虚向实”的价值取向,传递出“民生温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重点地区PM2.5浓度明显下降,等等。实现这些看似宏观实质具体的“小目标”,需要情怀和担当。“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更是撼动了由来已久的利益坚冰。无论是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民法总则草案时的“抢话筒”现象,还是全国政协委员关注营改增运行、餐桌污染、贫困残疾儿童等热点的大会发言,两会正在开得越来越务实。实际上,代表、委员多一份较真儿,治国安邦就多一份理性。这些理性,体现在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作出78处修改与补充,其中多条涉及房地产、精准扶贫、雾霾治理等社会民生热题;体现在对民法总则草案的126处修改,包括合理平衡各方意见,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下限调整为八周岁。顺应民意,将见义勇为条款进一步修改为“一律不担责”。正是通过代表、委员与民众线上线下、会内会外的互动,减少了对民意的选择性过滤,促进两会得以真正反映社会问题,表达民生诉求,进而彰显其民主功能。
  从形式到内容,“脱虚向实”的两会正在塑造民主政治的新生态,引领治国理政的新风向。而这样的政治进步,收获的必将是造福国家和人民的果实。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