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开创法学会工作新局面

-- ——2017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综述

  又是一年春来早,更有人勤万象新。鸡年春节的欢乐气氛还未散去,2月16日,2017年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就在北京拉开帷幕。在新旧交替之际,中国法学会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既是对2016年法学会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对法学会2017年的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作出重要批示,就法学会工作提出要求。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作工作报告并作总结讲话。

 

发挥智库作用
回应社会发展的法治需求

  王乐泉在讲话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以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工作基本格局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法学法律工作者应当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广泛参与宪法修改、国家监察法制定、民法典编纂以及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修改工作中的调研、课题研究、咨询论证、评估等工作,为深化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贡献才智。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法学会共举办37场立法专家咨询会,就民法总则、慈善法、环境保护税法等27部法律、8部行政法规和两部重要部门规章草案进行讨论,共有729人次专家学者、42家(次)有关中央部委参与。每期咨询会都形成专家咨询报告向有关部门报送,许多意见被吸收或采纳。此外,受中央政法委委托,中国法学会还对立案登记制改革,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等4项司法体制改革举措开展第三方评估,评估报告得到充分肯定。目前,中央政法委又委托中国法学会对司法责任制、员额制、司法职业保障、人财物省级统筹等四项司法体制改革重大举措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在接下来的2017年,中国法学会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法治建设实际需要组织推动法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断推出有价值、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当好‘智囊团’和‘思想库’。加强对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积极参与民法典编纂相关工作,做好民法总则的宣传报道和分则的编纂、咨询、论证工作。”陈冀平在工作报告中说。

加强地方法学会建设
开创法学会工作新局面

  2016年,中国法学会把地方法学会建设作为法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现了新突破。截至2016年年底,地市级法学会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县级法学会已建成2216个,其中,又有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16个省(市)全部建立了县级法学会。全国共有个人会员46万名,团体会员15400个,均超过了年初制定的目标。
  陈冀平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法学会建设和会员工作。他说,中政委2004年5号、2009年18号、2014年7号和2015年23号等四个文件,对开创法学会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全面加强地方法学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在认真总结地方法学会建设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对照这些文件的具体要求抓好落实,没有到位的工作要力争短时间内全部到位,已经取得的各方面成绩要努力保持下去。今年,中国法学会将继续组织地方法学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加强工作的分类指导,有效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推动地方法学会改革创新工作。要继续做好对省级法学会的工作考核,完善考核办法,量化具体项目,重过程、重实效,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地方法学会的实际。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对市、县级法学会的考评工作,通过考评带动各级法学会工作全面提升。
  陈冀平说,继续推动市、县级法学会组织建设,今年的工作十分关键。要加大对市县级法学会工作指导力度,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市县法学会建设的指导意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已设立的基层法学会把工作开展起来、活跃起来,发挥好基层法学会在参与创新社会治理、服务基层和群众、夯实基层基础等方面的阵地作用。继续举办以市县法学会干部为重点的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中央精神、了解工作职能、交流工作经验,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要完成上述任务,陈冀平指出,要加强同各级法治相关的协会、团体等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同法律实务部门的关系,积极推动在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和法学教学科研单位、法律服务机构、企业法务部门、其他社会组织等发展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更多吸纳基层一线优秀法学法律工作者,有效扩大会员覆盖面,努力实现会员发展的大跨越。做好会员服务管理工作,健全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长效机制,树立互联网思维,借力新媒体,用“互联网+”团结联系中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加强网上会员之家建设。

 

推进工作改革创新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

  对于中国法学会来说,2017年是“改革年”“整改年”“落实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法学会工作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王乐泉在讲话中指出,要紧紧围绕改革、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存在的难题和“短板”,在破解难题、改进工作中推动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更好肩负起新形势下党赋予的职责使命。
  中央不久前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王乐泉表示,这些都对法学会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法学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对法学会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将从严治党的要求体现在从严治会、落实好巡视工作整改要求上,用严的标准、严的制度、严的纪律,打造一支有较强“引领力”“凝聚力”“创造力”“协调力”“执行力”的干部队伍。
  “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学会机关党的建设。”陈冀平在会议上强调,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突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认真对照检查,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把“两学一做”成果体现到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章要求上,体现到务实担当、真抓实干上,形成提升党性修养,推动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教育管理监督,抓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落实;继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研究会党组织负责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学习日、青年干部学习交流会等制度,强化干部日常考核、重要业绩写实、交流轮岗制度,倡导加强学习、勤奋敬业、务实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
  “只有从严从实抓好法学会队伍建设,才能切实养成依法依纪依规办事的习惯,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法学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陈冀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