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秘密战
戴笠十分器重这个汉训班,1940年秋专程从重庆赶到汉中,为汉训班训话。戴笠鼓励说:“汉训班的学员都是特殊人才,都要作出特殊贡献!”“将来要出国家的财政部长、交通部长、内政部长和外交部长!”戴笠交给汉训班学员任务:“要从共产党手中拉回群众,从日本人手中拉回汉奸。”戴笠要求汉训班学员:“都要做无名英雄,都是政党的灵魂、领袖的耳目。”“要信仰领袖到迷信,服从领袖到盲从!”“都要做蒋委员长的忠诚卫士,一不要父母,二不要妻室子女,天天都要记住一个人,那就是蒋委员长,为蒋委员长而生,为蒋委员长而死,生得惊天动地,死得英勇壮烈!”精神动员之余,戴笠还有钱财奖励:程慕颐200元,其他每人20元至50元。
孙子兵法《用间篇》将间谍分为五类:生间、死间、因间、内间、反间,其中死间最凶险——情报拿回,间谍死去。汉训班的课程注重爆破、刺杀、下毒等行动手段,每一个潜伏特务都准备生死相拼。
对付共产党,军统居然在培养死士!
那么,共产党培训的高手是什么样的人呢?
3.窑洞里的“黄埔军校”
延安有马列学院,有军政大学,有中央党校,却没有一所情报保卫大学。培训情报保卫干部,还得靠办班。创建特科时,周恩来于1928年春在上海办班,亲自培训学员二十多天。中央苏区创立国家保卫局,干部也来自训练班。西北保卫局改组伊始,周兴局长也主办过训练班。
1938年2月,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的第一期训练班在延安开学。汪金祥、李士英、朱士华、肖桂昌、王佐超、龙友明、彭凡成、张箴、黄赤波、李握如、宗韬等12名学员参加,毛诚旁听。这批学员大多是老保卫干部,学员毕业后都成为中共保卫系统的领导干部,汪金祥任中央社会部二室主任,王佐超任延安市公安局局长。
第二期着重培养新人。班主任是从西北局调来的陕北干部白栋才,年轻的红军干事罗青长兼任支部书记,有宋志远(傅文忱)、李才(张友恒)、林一、吴诚、李振远、周梅影等14名学员,还有吴烈、肖前、刘护贫等5人旁听。这期学员中不少人都是东北抗联的秘密党员,还到苏联学习过,特别适宜到敌后潜伏。
第三期学员王炎堂(原名黄金堂)等;第四期学员张耀祠、曲日新、夏印、陈龙等;第六期扩大到甘露、赵苍璧等五十多人;第七期人数更多,有杜长天、王再天、刘涌、王初、盛北光等人;第八期于1941年10月开学。第八期还没毕业就赶上整风,第九期实际是整风审干中调来受审查的干部,两期合并成为西北公学的学员。
军队系统也在办班。
中央军委二局的谍报训练班,第一期于1938年8月开学,同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的第二期大致同期。马文波任队长兼教员,陈福初任支部书记,学员有张挺、江涛等23人。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主持编写教材《谍报勤务》,毛泽东题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军队班的课程颇具军事内容,有谍报勤务、部队侦察、无线电通讯、爆破技术、马术、摄影技术等,还有日语课程。学员毕业分配到军委、八路军前方总部、新四军、晋察冀军区、晋绥军区,成为组建军事情报机构的骨干。
西北局地方的训练班办得最大。
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在延安城外的七里铺开办第一期情报侦察干部训练班,而后又连续举办七期,培训大批情报侦察干部。由此,人们戏称七里铺是培训共产党情报保卫人员的“黄埔军校”。把七里铺称为“黄埔”,这口气也许大了。中共情报保卫部门办训练班可不是七里铺一家,上面有中央和军委的训练班,旁边有边保的三十里铺训练班。
这“黄埔”虽然是一句笑谈,却也有些道理——出干部啊!1992年国家安全部组织了一次聚会,尚且在世的七里铺一期学员到会的就有16位高级干部:前云南省委常务书记李启明、前司法部长邹瑜、前上海市公安局局长艾丁、前陕西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乔苍松、前全国妇联干部吕璜、前北京市公安局处长姜鹏、前公安部顾问解衡、前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房照义、前天津市调查局长柳峰、前总参三部局长刘平、前轻工部局长杨黄霖、前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文、作家柯蓝、邓涛、晏家华、汪琦……
当时的边区,情报保卫干部缺口很大,有文化的干部缺口更大。虽然都是情报侦察训练班,七里铺的学员都是知识分子干部,三十里铺都是陕北本地干部。七里铺这些知识分子干部一毕业就受到重用,新中国成立后又撒往全国各地,大都成为司局级、省部级干部,所以这七里铺的名声就大起来了。
1938年6月开班的一期有36名洋学生,窑洞里面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学员们被告知,不准与外面联系,不要互相打听来历,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这第一期训练班的领导是边保侦察科长布鲁,支部书记王凡、班长赵君实都是长期在白区搞地下工作的老革命,小班长、党小组长多为红军时期的工农干部,有李启明等人。学员则都是抗战爆发前后入党的20岁左右的青年,大学生浦琼英的父亲是云南火腿大王,中学生吕璜来自四川学校,解衡是东北流亡学生……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其中包括大户人家的子女,千里迢迢来到生活艰苦的陕北,在黄土窑洞里聚会。
这些学员够特殊。若在以前,这种条件是不能做保卫干部的,可现在党的工作需要知识分子,需要社会关系多。
授课人个个鼎鼎大名!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讲授革命气节,共产党没有被强大的敌人消灭,这就是靠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李富春、孔原、徐特立、高自立、邓杰等人都在白区搞过地下工作,有的曾经被捕经受酷刑的考验。学员们崇敬地听着,来的时候对党认识并不深,通过学习都坚定信念,决心永不叛党。
训练班没有正规教材,但结合实例的讲解相当实用。中社部部长康生讲授革命阵营内部的反托派斗争,中社部副部长潘汉年介绍日本情报机构,李克农讲解非法和合法两种条件下开展秘密工作的不同方式,刘鼎演示化装技巧。
“黄埔一期”之所以出名,还因为有八名女学员。
延安本是偏远小城,大批革命干部的到来,迅速改变人口构成,男女比例严重失调:18∶1!新来的知识青年中有不少女性,但人家未必看上老干部。延安流行一个段子:有个女知识青年与老干部谈恋爱,晚上散步,女青年说:今晚的月亮真好看。老干部说:好看什么?铜洗脸盆子!薛明、李宁等中央党校的女学员曾经约定:不嫁老干部!不过,薛明后来还是被老干部贺龙追到了。
邓小平也有择偶问题!第一个妻子在白区斗争中牺牲,第二个妻子在苏区离婚。现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没有老婆,还是老战友邓发帮忙。保安处训练班的八位女生个个政治可靠,品貌端正!
邓小平同保卫系统很熟,1928年在上海同周恩来住一个房间,制定中共最早的保密规定,还被特科救了一命。长征期间行军艰苦,一匹马有时就能决定一个干部的生存。因为是“毛派头子”而挨整的邓小平,在总政当巡视员,乘马摔死了没法补充,全靠步行,脚都走肿了。一直暗中关心邓小平的毛泽东看到了,悄悄布置中央纵队的特派员肖赤给邓小平找匹好马。
边保处长周兴热心帮忙,陪邓小平悄悄到训练班看了两次,邓小平相中了浦琼英。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