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单纯越幸福

--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在被无数烦恼侵蚀的日日夜夜里,在被挫折磨难洗礼的岁岁年年里,青春就好像是那划过指尖的流水,带走你的年少轻狂,带走你的无知无畏。谁的青春不曾彷徨过?又有谁的青春之路会是一帆风顺?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是一样的过路人。有时会面带微笑地耍闹,有时又会含着泪奔跑……

  《麦田里的守望者》正是这样一本书,一本让你能够产生共鸣的青春产物。书中正是塑造了一个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路历程的主人公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带来的是给全世界无数彷徨的年轻人心灵的慰藉。作家塞林格在这本书中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只限于霍尔顿的心理活动。而霍尔顿则是一个正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17岁大男孩儿,是一个对周围世界没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他面临失学的危险,却照样观看橄榄球比赛和其最后离开学校在外游荡,没有任何目标和方向,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愤怒与焦虑则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书中还借助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处于青春时期的少年的内心世界,是当时美国文学创作中超出文学定义的“塞林格时代”的产物。
  作者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刚刚赢得二战的胜利,成为一个集政治、经济和军事为一体的大国的背景下创作的这本书。主人公的生活则象征了最“假模假式”的一切,在物质充足但是精神匮乏的年代,人们仿佛就和书中迷茫的少年一样拥有着如同荒原般的精神生活,没有人在意别人的感受。每个人都是孤单中的无助、无助中的孤单,人与人缺少起码的信任与理解。
  处于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的年轻人更是迷失了方向,就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在思想上经历着微妙的变化。悲哀的不是这小说中的主人公,而是这样一个迷茫的大背景下的社会,和那些现实生活中被物质蒙蔽了双眼、唯金钱是图的麻木不仁的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却不得进取、改变现状,苟且偷生,荒度着自己的岁月和青春。哪里还有什么理想?恐怕早已坠入深渊,却暗自欢喜罢了。
  我明白,现在的生活虽然已经没有当时那种社会大背景下的麻木不仁,但是却仍有浮躁充斥着这个世界。我们本身的经历好像就是这样……
  在成长的那些岁月里,我们偶尔会被理想充斥着大脑,偶尔也会无助到看不清方向。最宝贵的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难得的是你一路走来,而不会忘却自己是谁,又会要到哪里去。
  年少的梦想偶尔会被现实打垮,梦中的期待也会被现实泼了冷水。曾经的自己,无数次幻想着长大后未来的模样,却不曾想到,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却早已没了模样。
  一路走来,却发现自己脸上的笑容少了、顾虑多了。我们恰恰相反,越成长越觉得孤单,越成长越觉得少了份快乐。那些年给块糖果就会笑的我们已经不见了踪影,站在这里的,是一个个无奈又盲目的身影。
  “越单纯越幸福。”这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唯有不被这个世界磨平了自己的棱角,唯有心中存留原本的天真、单纯,你才会感受到幸福的滋味。成长路上,希望永葆这一份宁静、这一份简简单单的快乐。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初心。迷茫时,转身回望那年,对自己说一句:好久不见……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