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抄表工到摄影大师,路有多远?

  刘涛是安徽省合肥市自来水公司的一名普通抄表工,父母都是下岗再就业的工人,高中毕业的他不甘寂寞,用摄影点燃生活激情。每天穿梭在合肥的街头巷尾,刘涛用镜头记录他眼中的市井生活并上传到网上。意想不到的是,他的作品被国内外媒体刊发,获邀参加德国、日本、法国等地的影展。2016年6月,刘涛的首部摄影集《走来走去》正式出版,在各大书店网站出售,反响热烈,被网友评价其为“一部有生活温度的画册”。其实,《走来走去》更像是刘涛自己生活的缩影。

不停抗争,让生命变得更精彩

  刘涛,1982年出生,父母均是下岗工人。父亲退休前,曾在合肥火车站当保安,母亲则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食堂上班。一家三口挣的钱不多,但基本生活也能保证。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父母对刘涛没什么要求,只希望他能当个平凡人,早点儿成家立业。可青春年少的刘涛,总觉得生活不该是这般模样,除了眼前的安逸,当然也应该有诗和远方,他希望能跳出这一切,让生命变得精彩起来。
  2000年,刘涛从合肥十六中毕业后,便去了部队当兵。入伍后不久,刘涛被调到上海提篮桥监狱做武警。按理说,如果一直做下去,也会有个好的前途。可刘涛却不顾父母反对,从部队退伍,回到合肥,在合肥供水集团巢湖水源厂当电工。2007年水源厂停工后,刘涛成为一名普通抄水表工。每天重复着单调的生活,刘涛厌倦了。下了班,刘涛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听说画画能让人静心,他便努力去学。父母嫌他不务正业,强制性地收了他的画笔,让他安心工作。
  一边是极度热爱的绘画,一边是剑拔弩张的父子关系。压力之下,刘涛得了甲亢,人经常特别兴奋,出汗厉害,到后来,就连画画也无法让他安静下来。刘涛觉得自己废了。他有自己想过的生活,可是父母却规划好了他的一切,他们希望他平平凡凡,他却希望能有个不平凡的人生。矛盾纠结之下,刘涛觉得自己被逼进了一个死角,走不出来,也动弹不了。
  一次,和父亲争吵后,刘涛穿着拖鞋跑出了家门。
  夜晚的合肥灯火通明。刘涛在芜湖路一家面馆门口,看见一位大爷正在扫地,后面跟着一位年轻人,似乎是大爷的孙子。马路上,车来车往,怕有危险,大爷主动让孙子扫里面。路灯下,爷孙俩的身影被拉得特别长,刘涛不由得感到一阵心酸,他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美好的东西,等待他去发现,生活不会永远是一团迷雾,总有推开云雾见日出的一天。刘涛想要记住这些美好瞬间,不能画画,他便找出家里的那台老旧相机,四处拍照。
  一开始,他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因为有之前画画的底子,刘涛拍出来的东西,总有种特别的美感,或滑稽,或温馨,似乎有特别的故事在里面。拍照逐渐成为刘涛“说话”的方式。见他心情平复了很多,父母也不再阻止。

 

重新长大,养育女儿中读懂父母

  后来,在单位组织的一场小型的相亲会上,刘涛认识了同在供水系统工作的女孩儿谭雯静。她比刘涛小两岁,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性格文静,爱笑。刘涛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为了追到心仪的女孩儿,展示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刘涛把自己的过去都用漫画画了出来,当然还有美好的未来。谭雯静就这样被打动,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2010年10月,两人举办了婚礼。
  结婚后,刘涛和父母分开住。没了父母的约束,刘涛忘乎所以地去拍照,工资的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上面。
  2011年年初的一天,刘涛在街上抓拍一些小商小贩。小商贩们以为他是来拍摄街道乱象的,坚决不让他拍,一直想抢刘涛的相机。推拉间,刘涛一头撞到了卷帘门上,脸被门上的铁丝划了很长一条伤口。几天后,母亲给刘涛送一些自己腌制的小菜,见到儿子脸上的伤口,心疼的同时自然又是一顿训斥。刘涛心里很生气,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和父母之间几乎没了往来,除了逢年过节,聚在一起吃顿饭。
  2012年2月26日,谭雯静生下了女儿刘小米。为了照顾好妻子,刘涛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忙前忙后地给孩子换尿布、洗澡。对于自由惯了的刘涛来说,一天两天还可以,时间久了,他有些承受不住了。
  2012年年底,刘小米生病了,高烧不退。刘涛吓坏了,忙抱着女儿往医院跑。一边要照顾女儿,一边又要安抚妻子,刘涛恨自己分身乏术。等把孩子安顿妥当,已是几个小时过去了,刘涛饿得一点力气也没有,坐在输液室的走廊边上,一个劲儿地叹气。这时,父母从家里赶了过来。见到儿子疲惫的身影,母亲的语气一下子软了:“孩子咋样?你是不是没吃饭?孩子小,生病是平常的事,不要着急。”说完,母亲又叮嘱老伴儿:“你快去买点吃的,我们来换他们,让他们回去休息休息。”
  很快,父亲把饭菜买回来了。把热饭交到儿子手上,老人忍不住叮嘱道:“汤刚做的,特别烫,小心点。”刘涛点点头,小声地说道:“谢谢爸。”听到这声“谢谢”,老人突然愣住了,从儿子懂事开始,他们父子之间似乎就处在敌对的位置,他让儿子做什么,孩子总是跟他对着干,父子之间别说好好地谈一次心,就连心平气和地吃一顿饭都很少。没想到,此时能听到一声“谢谢”。老人尴尬地摆摆手:“别说了,吃了饭早点回去睡一觉,我和你妈在这守着。”那顿饭,刘涛是和着眼泪吃的。小米病好后,为了方便照顾孙女,两位老人决定,每天早上都过来帮忙,帮他们把早饭做好,把孩子的事收拾好,然后再回去。

 

平平凡凡,把生活过得有温度

  此后,刘涛和父母的关系开始缓和。因为有父母帮着照顾孩子,他有了更多的精力去拍摄照片。
  2013年10月的一天,刘涛在天桥下面发现了一个流浪汉。刘涛拍照的举动让流浪汉感觉自己受到了“侵犯”,追着刘涛就要抢相机,一边追一边骂,足足追了好几条街,刘涛才得以脱身。
  第二天,刘涛不死心,他还想拍昨天那个流浪汉,这次他带去了一份吃的和一瓶酒,幸运的是,对方还在。这次,刘涛直接说明了来意,并且坐在地上跟流浪汉聊起了天。或许是从来没人正眼看过自己,流浪汉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虽不知家在哪儿,可就想回家,想要妈妈。说着说着,对方哭了。临走时,刘涛给他留下了10块钱。之后,刘涛把这组照片冲洗出来,取名“想家”。
  看着自己拍的这些照片,刘涛心里感到很满足,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有完整的生活,有琐事的烦恼,也有小小的“远方”。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平凡”是伟大的力量。
  慢慢地,小米大了,开始学走路。整天都要人牵着走路,不要人抱。两位老人只能弯着腰,陪着小孙女练习走路,一天下来,常常腰酸背痛。晚上,刘涛下班后,想帮着带一会儿,母亲总是找机会让他多休息一会儿,硬要自己来。
  2014年2月,小米走路时摔倒了,摔出了一个大口子。刘涛心疼坏了,带着孩子往医院跑,要去打破伤风针,忙前忙后折腾了大半天。下午回到家,孩子睡下后,刘涛看见母亲正忙着择菜,他问道:“妈,离做晚饭时间还早,这么早就择菜吗?”母亲笑了笑:“我呆会儿跟你爸要先回去,我帮你们把菜洗好,你们晚上直接炒炒。今天忙了一天,你们也都累坏了。”母亲连这么小的事情都考虑到了,说不感动是假的。刘涛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择菜。老人看着儿子,说道:“都说养儿才知父母恩,你看看你,今天孩子摔了,你心疼得跟什么似的。那你出去拍照,经常弄伤了,还被人追,我们不是一样着急心疼吗?”刘涛听完,不知该说什么。的确,之前他只是觉得父母一心阻止自己去追逐梦想,却忽略了他们其实很心疼他。
  想明白了这一切,刘涛看到的世界也变得美好起来,他的照片有了温度,有了色彩。
  2014年10月20日,《三联生活周刊》发微博推荐了刘涛的一组照片。微博发表后,短短几天时间,转发量超过十万次。刘涛一下子火了,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摄影大师”。2014年12月25日,美国《时代周刊》选了十几张刘涛的合肥街拍照片刊登在了其网站上。2015年1月25日,刘涛入选“2014十大中国新锐摄影师”。其作品多次在德国、法国等地参展,获得一致好评。
  2016年6月,刘涛的首部摄影集《走来走去》由中信出版社正式出版。学者任悦说:“我们都爱看刘涛的照片,那些一刹那就会溜走的人情,都被他准确无误地捡走了。”
  2016年9月,刘小米上幼儿园中班了,刘涛一直很忙,很少有时间接送孩子。国庆前夕,他难得地起早,准备送孩子。到了幼儿园门口,孩子依依不舍地跟他道别,走了很远,还回头给了爸爸一个飞吻。看着孩子小小的身躯走进班级,刘涛莫名有点心酸,他赶紧掏出手机,拍下了孩子的背影。作为父母,一辈子都在目送中看着孩子成长,父母对他是这样,他对女儿也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将爱传递下去,守护着平平凡凡的生活,体会着各自的小幸福。
  (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上网)

●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