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议事堂”,帮了谁的忙?

  “集体部分的土地征用款应该及时分发给各户。”“私分集体资产与财金制度有冲突,当前村道到户、路灯安装、电视宽带、养老保险等问题还急需资金解决,应将这笔款项记在集体账上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前不久,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新桥村“百姓议事堂”(以下简称“百议堂”)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开议了。近两个小时的议事会,新桥村“百议堂”的理事们,围绕如何处理本村垢山一组因镇开发区用地的十万余元土地征用费处理方案各抒己见。一番推心置腹、鞭辟入里的剖析,让村民茅塞顿开,心中疙瘩彻底化解。

 

“百议堂”应运而生

  “当前,基层群众民主法治观念与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基层社会治理难度不小。”溧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戴忠平分析说。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开展法治宣传和特殊人群管理等工作,戴埠镇于2014年选择在圩区新桥村和山区松岭村开展“百姓议事堂”建设工作试点。
  戴忠平介绍说,这个在2015年11月被溧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广的“百议堂”,相对固定场所,配备必要工作条件,统一挂牌、标识、场地布置;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联络员,负责工作协调,并按各村民小组人口比例聘任20至30名理事。理事通过村组推荐、本人自荐等方式产生,优先聘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复员军人、种田大户、致富能手以及为人正派、处事公正、说话公道、受人尊敬、享有威望的群众代表组成。为体现广泛性,各村民小组、自然村和大的姓氏家族,至少选有一名成员。为指导工作,戴埠镇在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立镇级百姓议事堂,由镇政府分管领导兼任联络员,综治、司法、民政、计生、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常任理事。
  戴忠平告诉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溧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司法局、民政局等部门,及时明确“百议堂”工作职责任务,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四步工作法:听民声、解民忧。理事利用身为百姓、身在百姓的优势,通过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社情民意,通过“百姓议事堂”平台,对各种问题、意见进行协商沟通后,及时反馈给村“两委”。村“两委”必须快速反应,让群众意见受尊重、村民诉求有回应。调矛盾、促和谐。以“百议堂”为主阵地,主要受理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农村常见矛盾纠纷。理事在生产、生活中发现矛盾苗头,第一时间上报、商议、调处,切实将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调解未果的,联络员第一时间上报,由镇里进行联合“会诊”化解。纳民意、议村务。由联络人召集,全体理事、村民代表参加,必要时邀请村干部参与,定期召开会议,协商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工程建设、财务支出以及群众关注的其他重大事项,接受群众现场质询、批评和建议,统一思想、科学决策。利用“百议堂”理事自身的言行,抵制不正之风、劝阻不良做法,倡导尊老爱幼、守法诚信、互帮互助、保护环境、文明礼貌等社会公德,营造文明乡风。
  同时,在“百议堂”运行过程中,溧阳市还逐步健全了全程记录、限时办理、跟踪反馈等工作制度:各类会议、调解活动必须全程记录,调解成功的形成书面协议,装订成卷,统一存档。在议事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村干部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安排专人办理,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办理情况向理事本人书面答复;对暂时不能解决的,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解释说明。在议事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答复办理情况以及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属村级办理的,由镇里跟踪回访,确保件件有落实;属镇牵头调处的,由镇党委指派镇纪委人员作“观察员”全程观察调处跟踪督办,事后进行效果评估。

 

“百议堂”里故事多

  2014年9月,新桥村许氏兄弟为争夺祖上宅基地,几乎同时申请建房。由于地基有限,不能满足双方要求,为了争地,兄弟反目,大打出手。“百议堂”辖区成员及时上门做工作,用“同胞兄弟看娘面”和“好女不争嫁妆衣,好男不争祖传产”等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打动双方。一方面,指出兄弟斗殴伤身体、丢面子,并且危及下一代;另一面,参照类似情况,成功说服兄弟同墙而建,象征兄弟和睦、同心协力。这一化干戈为玉帛的真人真事,一时在坊间传为美谈,“百议堂”也因此名声大振。
  百姓事、百姓议,“百议堂”用身边人理身边事,在群众中找钥匙,巧借群众之智、群众之力、群众之威,用好群众自治权,走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情、纳民意、聚民智,解决群众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贴近百姓生活,也使许多悬而不决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
  提起“百议堂”,退休老教师陶正华连连称赞。聊起“百议堂”里近年来所发生过的故事,陶正华告诉笔者,别看“百议堂”组建时间不长,但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可小看!接着,他饶有兴趣地娓娓道来:牛场村两村民在1998年签订了粮田开塘养鱼承包合同。合同期限30年不变。2015年3月,粮田出让方提出收回自己原承包田1.6亩,并坚持将1.6亩重新确权到《农村集体土地经营证》上。养鱼方认为:合同期30年不变,期限未到,不同意确权。双方因此引发纠纷。5月下旬,经过牛场村“百议堂”现场调解,认为:双方于1998年签订的开塘养鱼承包合同生效,至2028年期满后由养鱼户塞场还耕交于流转方。在本次土地确权时,因出让方持有绿卡,土地权属应及时登记到出让方名下。但在今后的13年养鱼期内,出让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妨碍对方正常生产。最终双方都认可,一纸协议书终结了纠纷。
  陶正华告诉笔者,“百议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真正做到了“民事民治、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同时也营造了文明乡风,密切了党群和干群关系。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开了江苏先河

  溧阳市的“百议堂”聘请“乡贤”担任理事,听民声、解民忧,调矛盾、促和谐,纳民意、议村务,讲文明、树新风,探索了村民参与式治理的新路,对强化基层自治功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2015年5月,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民政厅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先后来到溧阳市就“百议堂”作专题调研,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百议堂”创新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借鉴意义;完善了村级自治,开了全省先河。
  提起“百议堂”,邵钦华作为分管溧阳市社会稳定工作的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更是如数家珍:“百议堂”把群众信赖的、在农村有一定威望的人士组织起来,担当“民意代表”和“群众代理”的角色。他们既可以出面与政府部门沟通,又可以调解群众间的矛盾,有利于逐步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与广大群众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机制,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群众活力、提升基层自治能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广大“百议堂”的理事,来自群众。他们通过田间地头的交流、街头巷尾的闲聊、召开板凳会议等多种形式,面对面议民间事务、心贴心倾听群众意见、背靠背征集百姓建议,第一时间掌握到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地处置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百议堂”利用群众身边人、知心人来调解矛盾,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当地,形成“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促进和谐”的新格局,已打造成为调解群众矛盾的“主阵地”。“百议堂”听百姓声音、请百姓参与、为百姓服务、让百姓满意,零距离贴近百姓,使基层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当地每一个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能够更广泛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已逐步成为主动服务群众的“快车道”。“百议堂”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敢说话、说心里话的平台,向党委政府反映问题、建言献策,共同协调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百议堂”扩大了村民对村级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是当前基层从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防范社会稳定风险、进行有效民主治理的“阳光房”。据不完全统计,溧阳市仅戴埠镇镇、村两级“百议堂”建立以来,调处化解各种矛盾120多起,其中有关土地确权的35起,且大多是涉及历史的疑难问题,许多信访老户纷纷停诉息访,一些信访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江苏省委党校政法部主任布成良教授认为,溧阳市通过“百议堂”积极组织开展“百姓事、百姓议”活动,主动顺应解决基层群众矛盾的实际需求,对化解基层群众纠纷、预防矛盾升级,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体现了法治的精神,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的有益实践探索。
  (本文作者系江苏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干部、溧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 责任编辑:呼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