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秘密战》连载之四

延安秘密战

-- ——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
  1936年2月,组织西征的毛主席,来到清涧县黄河渡口的小村袁家沟。这天,下起漫天鹅毛大雪。
  大山,大河,大风,大雪,此情此景,分外新鲜,诗兴大发的毛泽东又要吟“雪”了。一首沁园春,首句就是“北国风光”。
  强调此地是北国,只因为诗人生长于温暖的南方,如果不是参加长征,怕是连看见冰雪的机会都少。
  欣赏西北雪景,念想的却是全国江山。
  自古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函谷关以西的西北地域,民风淳朴,将士彪悍。西北地势高于东南,率一军出西北而征东南,正是高屋建瓴,所向披靡。周秦汉唐,中国古代有十三朝起自西北,建都长安。
  西北这好地方不是一般的好,竟然是一统江山的龙兴之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站稳落脚地的毛泽东,已经把这西北看作是出发地了——
  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地!


5.斯诺采访中共的特务头子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毛泽东贫居深山,居然也有远亲。
  名满文坛的女作家来了,刚从国民党特务手中脱身,丁玲就从大城市南京奔赴西北小镇瓦窑堡,找党!毛泽东兴奋地为丁玲题诗:“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外国记者也来了,1936年7月,陕北的山沟出现个金发碧眼的洋人,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潜到陕北保安,来采访这些“红头发绿眼睛”的可怕的中共党人。
  新闻嗅觉灵敏的斯诺,缠上了中共领袖毛泽东,采访了能征善战的红军将领,同时,也没有放弃探寻秘密——采访国家政治保卫局。
这大概是中共保卫史上的第一次“外事”活动了。
  周兴提纲挈领地介绍了现在保卫局的任务同江西时有了什么不同:“国家保卫局的任务是保卫革命成果。反革命分子在红军到达后并不会停止他们的活动,为了反对他们,保卫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并以教育的方法来改变那些还不是在死心塌地的从事反革命活动的那些人的头脑。”“保卫局并不是那么可怕,它只不过是保卫苏维埃权力,现在是保护扩大统一战线。”“在江西时反革命的定义是非常严厉的,现在是统一战线时期,就没有那么严厉。在江西时,没有人说合作来反对帝国主义,现在不同了(现在可以说合作抗日)。在江西时,谁不同意我们就会被认为是反革命分子,他的财产就被充公,要是他反对我们,他就会被剥夺一切权利,虽则他还没有直接采取行动来反对我们。”“在江西,我们的政策是直接保护人口中主要那部分积极参与和支持革命的人的利益,而现在,我们承认人民中间一些新的范畴,这部分人一方面反对日本,另一方面也不同情共产党。这些人,只要他们不企图通过暴力来推翻苏维埃政权,他们不应受到逮捕、惩治或虐待。我们正在教育他们,和他们开展思想斗争,只不过不用暴力和镇压的手段就是了。其次我们也没有没收他们的土地,而是让他们自行耕作。最后,我们还在政策上给予他们适当的政治照顾。”“总而言之,保卫局现在不但在保卫革命胜利的成果,而且还在保卫统一战线的基础。”
  周兴这段论述显示:紧随党中央克服左倾冒险和关门主义的步伐,情报保卫部门也开始改变江西肃反时的左倾做法!
  周兴还展开论述保卫局和国民党宪兵队(或政治警察)的四点不同:“前者只是贯彻群众的要求,没有群众的要求,我们是不会杀人的,更不会是秘密地杀的,而国民党则不然。”“另外一个不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一个人犯(政治)罪,全家被捕甚至连小孩儿都会被杀。而苏维埃是不允许这个政策的。我们认为,一人犯罪一人当,与他的家人、亲戚和朋友无关。更不会剥夺这些人的政治和经济权利。”“第三个不同是:苏维埃对政治犯的宽大政策,那些人(政治犯)只要接受教育,并有好的表现,很快就释放,并恢复他的一切权利。”“第四个不同是:犯人的口粮和我们的职员一样,他们被发给与我们的职员同样的衣粮,他们没有像在国民党的狱里那样受到拷打和虐待。”
  周兴的介绍内容,显示较高的政策水平,也符合国际通行的司法原则。斯诺将周兴的回答认真记录,后来写入自己的著作《中共杂记》。
  陕北之行改变了斯诺的看法,在他的心目中,共产党已经从土匪变成中国的希望之星!而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又使世界认识了中共。
  不过,斯诺的记载也有不准的地方,接受他采访的周兴,当时的职务并非“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而是“西北政治保卫局局长”。不过,斯诺的记录也不算错,在当时,“西北政治保卫局”其实就是“国家政治保卫局”。
  1935年11月3日下寺湾会议决定:中央对外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的名义,同时决定改组西北政治保卫局。长征期间,国家政治保卫局随军行动,已经无法领导全国各地的工作,现在就转入新成立的西北保卫局。
  西北政治保卫局雷厉风行,11月5日发布一号命令,要求“检察过去肃反工作,讨论此次反右派斗争中的教训”。
  局长王首道是南方人,秘书是陕北干部耿红,还借用肃反中关押的李启明当秘书。1936年2月红军东征山西,王首道调往前线,西北保卫局局长由周兴接任。全局五十多个干部,侦察部部长韩宪琦,红军工作部部长陈复生,执行部部长谭政文,党总支书记李甫山、刘海滨。西北保卫局下辖5省保卫分局:陕北省保卫局局长刘子义,陕甘省保卫局局长郑自兴,陕甘宁省保卫局局长李握如,关中特区保卫局局长牛汉三,神府特区保卫局局长黄正明。班子虽然不大,干部却都是老红军、老保卫。陈复生在长征前是红三军团五师特派员,谭政文在长征前就是建宁警备区兼闽赣军区、闽赣省保卫局长,李甫山是陕北清涧县保卫局长,刘海滨在长征中是二师特派员。
  西北保卫局的“局长”,周兴这职名并不高大,但职权极其重要——党中央毛主席身边的保卫负责人!
  斯诺直言不讳地问毛泽东:“国民党方面认为,周兴是中共的特务头子?”
  毛泽东笑答:“我以为,周兴是无产阶级的宝剑!”
  保卫干部都知道,斯大林曾经赞扬:“契卡(肃反委员会)是无产阶级出鞘的宝剑!”
  周兴总是对询问自己的同志解释:“毛主席所说的无产阶级的宝剑不是指我个人,而是指当时在党的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保安处这个组织。”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贺龙提意见了:“保安处是宝剑,军队是什么?”
  由此,中共的保卫系统就没有自诩“宝剑”。新中国成立后,公安部长罗瑞卿提出以“盾牌”作为公安的标志。而国家安全部门的标志,则是二者兼有——“剑与盾”。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落脚西北,迈开的第一步就与保卫工作相关——纠正肃反错误。
  第一步深得西北人心,促成了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的良好关系。那个同情中央红军吃苦的陕北女红军杨玉英,调到西北保卫局工作,嫁给了从中央红军来的保卫局长周兴。
  内部团结了,还有外部威胁。西北此时有国民党的两支大军,杨虎城的西北军是骁勇善战的地头蛇,张学良的东北军是装备强大的强龙,两军实力都远远超过红军这过江龙。
  三万红军,面对数十万敌军,中共中央如何在西北立足?
  毛泽东盘算,红军联络西北军和东北军,来他个西北大联合,三足鼎立,反蒋抗日!
  这一步,将开拓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
  保卫落脚,统战起步,西北的秘密故事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