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报道之一

长征精神,照耀侗乡小康路

-- ——“通道转兵”遗址采访记

编者按

  80年前,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用自己的双脚纵横十一个省,血洒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二万五千里长征,二万五千里血与火的洗礼,经历九死一生,在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长征路上一步步地艰难走来,走向光明和胜利。
  为了这不能忘却的纪念,笔者于今年6月和7月两次参加重走长征路采访团,追寻红军足迹,再现革命历史,展现红色印记。为的是不忘初心,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2016年6月23日至25日,笔者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重走长征路,寻找长征精神”采访团,来到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进行采访。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黔交界地段,层峦叠嶂,风景优美。这里曾谱写了当年红军冲破敌军重兵封锁、走向通天大道的光辉历史。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年来,“长征精神”在此生根发芽,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侗族同胞前行的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道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在新长征路上与时俱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突破重围,担架上的“阴谋”为胜利奠基

  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广场,一座栩栩如生的群雕赫然耸立在我们面前: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神色凝重地围绕在毛泽东身边。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2月1日,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却付出了惨重代价,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到3万多。行军路上,寒风渐紧,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大病未愈。特别是毛泽东身患痢疾,基本上靠担架和拐棍跌跌撞撞前行,加上对红军前途未卜的担忧,他的身体更加虚弱。而此时,蒋介石调集湘、桂、粤军阀,在湘桂边境编织了一个更加密集的“天网”,就像一个牢不可破的口袋,正等待红军“自投罗网”。此刻,“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李德、博古等人,不顾红军湘江战役后兵力折损过半的实际情况以及敌人张网以待的险恶局势,仍然坚持按既定的方案从通道北上,希望进入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3万多中央红军正面临着一场很难取胜的生死决战。毛泽东心急如焚,他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战事一再失利的原因,指出北上湘西的凶险结局,力主红军向西转兵,进入敌人兵力相对薄弱的贵州。他的主张得到中央政治局领导成员王稼祥、张闻天和周恩来不同程度的认同与支持。
  可就在毛泽东争取中央领导人支持的同时,李德和博古也在为“坚定布尔什维克理想”加油。长征途中,李德以自身的经历说服博古不要因为流血牺牲而对共产国际的决议产生动摇,要“坚定地做一个纯粹的布尔什维克,不折不扣地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
  “两大阵营”都认为自己手握真理。因此,可以想象得到,当时他们之间的辩论是何等激烈。最终,在毛泽东的反复坚持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红军于12月10日进入通道境内,占领了这个“当时唯一能给予红军休整、提供食物和冬衣”的地方。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第七章“担架上的‘阴谋’”里,对长征初期因病因伤只能坐担架的毛泽东、王稼祥与张闻天是如何形成“担架三人团”、如何就红军转兵进入贵州达成共识,作过详细的描写。“担架上的‘阴谋’”,可以说是外国作家故弄玄虚的一种表达手法。其实,正是这担架上的交流和取得共识,为红军突破重围、走向长征胜利的通天大道奠定了基础。


恭城书院,“通道会议”力挽狂澜

  从今天的通道县城出发,西行40余公里,便是通道的老县城——县溪镇。历史悠久的恭城书院就坐落在罗蒙山下的恭城河边。书院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原名“罗蒙书院”,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侗家的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
  1934年12月11日,湘江战役后损失惨重、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占领通道县城。12日中午,中革军委在书院内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周恩来、朱德、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博古、李德参加了会议。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在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人的支持下,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以“万万火急”的电报,通知红军各部西进贵州,从而挽救了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从此,古老的恭城书院与伟大的长征联系在一起而彪炳青史。
  记者看到,这座清代重建后经历了200多年风雨剥蚀的木楼,依旧保存完整。四周青砖护墙,布满青苔的石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尽管书院因维修暂时没有开放,但记者从资料上查阅到,书院前厅立柱上刻着一副十分有趣的对联。上联为:“小学毕业的一定要上中学,中学毕业的一定要上大学。”下联为:“家境富裕的固然要升学,家境贫困的也要想方法升学。”据说,这副劝学的“大白话”对联,出自民国十年通道县县长翁信浮之手。
  这位民国县长写下对联的第13个年头,外面的世界依旧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那年的12月12日,几个面容凝重、满身疲惫的军人,甚至来不及洗一把脸,就急匆匆地走进了这座书院。他们就是要在此召开临时军事会议的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博古和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还有列席会议的毛泽东。
  是避实就虚改变行军路线,还是继续遵守共产国际从万里之外的莫斯科发出的指令?七个人在书院的一间小教室里激烈争辩,最终作出重大抉择。
  12月13日,中央红军从通道分两路转兵西进。14日,中央纵队进入贵州境内后,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会议进一步讨论了中央红军的行军路线,肯定了毛泽东在通道会议上提出的转兵贵州的主张。
  通道转兵,红军自此步入了一条通天的大道。因为通道转兵,才有了后来在中国革命史上光辉夺目的遵义会议。而一度被剥夺了党内、军内领导职务的毛泽东,也就此重新崛起。


与时俱进,侗乡一片繁荣景象

  通道转兵,留下了许多当年红军的足迹。距通道县城9公里的侗族芋头古寨,有着600多年历史,鼓楼、门楼、芦生场凉亭、古井、萨岁坛、吊脚楼一应俱全,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寨子中间一条1.6公里长的古驿道,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全部由青石板砌成。中央红军的一部分,也是踏着这条古驿道上的青石板,翻过芋头界西进贵州。
  在距离通道县城25公里的万佛山,有一块绘着中国工农红军旗帜的木牌,注明“红军长征途经此地”。对面一块中英文对照的标牌上写道:“1934年1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由此经过古友村到达溪口乡,最后到达县溪镇,在恭城书院召开了著名的‘通道会议’,实施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转兵’。”万佛山那座座红色的山体,仿佛是当年红军举起的支支火把,照耀着今天的侗族儿女,昂首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
  通道侗族自治县成立60多年来,这个地处湘、桂、黔交界,拥有24万多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88.1%的边远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这里落后闭塞,交通不便,如今形成了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干的“四纵四横”交通网络主框架,干线公路通车里程由1954年的43公里增加到1500公里,能够快速对接广西桂林、贵州黎平、湖南芷江三个机场及周边三条高速公路,94%的行政村水泥路修进村、修到家门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大政方针的进一步实施,通道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15元。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人均寿命比60多年前提高了22.6岁。据统计,通道现有90岁以上老人1200多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百岁老人有十位。
  今天的通道,到处绿水青山,森林覆盖率达74.56%,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农业科技园获批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推进了玫瑰、铁皮石斛、绿色蔬菜等生产基地建设。民俗文化演艺中心、县城侗族风貌改造、夜景灯光亮化等旅游文化设施项目,彰显了民族特色。平坦乡等一批旅游小镇正在纳入《湖南省旅游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打造“醉美侗乡”,全县旅游收入达到13亿元。初步建成具有侗族文化特色的山水生态型旅游城市。傍晚漫步通道县城,到处灯火通明,游人如织,双江河上三座风雨桥连通两岸,彩色灯光倒影水中,波光潋滟,如诗如画……
  自治县成立之初,物质水平的普遍低下造成人们偏重物质上的追求,公共文化服务十分薄弱。如今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创新,全县申报“国保”6处、国家“非遗”项目3个,组建芦笙侗戏文艺表演队180余支,建成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42个农家书屋、8244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老年大学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11所、1300多位学员。
  “从红军长征中吸取勇气、力量和智慧”“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建设侗乡小康”……如今,无数优秀侗乡儿女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通道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个群体当中,同样有离退休老同志奋勇争先的身影。
  红军过通道那天出生的吴景雄,从县粮食局副局长岗位退休后,回到菁芜洲镇水南村居住。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上,还出资帮助村里建了28座小桥。现在,在当年红军搭浮桥经过的双江河上,一座坚固的石拱桥连接两岸,彻底解决了世代困扰村民的交通问题。这座桥,也是在吴景雄的一手筹划下建成的。在通道,像他这样积极发挥余热的离退休老同志还有很多。
  祖籍江西省上饶县的邹盛栋,于1931年在家乡参加红军。当时17岁的他,在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当勤务兵,后来到警卫营当了司号员。1934年12月,邹盛栋与战友们长征到达通道梨子界时遭敌机猛烈轰炸,他的左眼被炸瞎了,全身多处中了弹片,与部队失散。一位侗族大娘救了他,从此,他便生活在通道临口镇五一村这个地方。2007年1月,邹盛栋作为全国五名老红军代表之一,受邀赴京参加了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节目录制,并实现了他人生的两大心愿:登上天安门城楼,瞻仰毛主席遗容。2012年,97岁的他离开人世,走完了光辉的一生。邹盛栋有四子三女,现年50多岁的大儿子邹坚松告诉记者,作为红军的后代,他们一家人虽然都务农,但靠着勤劳智慧,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父亲长征路上九死一生,留给他们的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长征精神。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女,要弘扬这种精神,为家乡争光发热。 
  (独家采访。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摘编和上网)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