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P携手乡村幼儿园用心呵护留守儿童

不做旁观者

  留守儿童,一群本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享受童年无忧无虑幸福时光的孩子,因为“留守”而成为特殊群体。虽然因为近年来频频曝光的社会事件,让这群孩子被社会持续关注。但遗憾的是,留守儿童的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只增不减。网络上伴随着留守儿童群体映入眼帘的消息,往往带有比如留守女童被性侵、留守儿童因无人看管溺亡、留守儿童犯罪等的悲剧色彩。
  如何让留守儿童走出留守困境,社会各界都在探寻破解之道。专家给出解答,要想最根本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宏观上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微观上还需转变留守儿童父母的观念等,不论选择哪种办法入手都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正因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处理的难题,每每聊到这群孩子,人们只能感慨万千。但是,就因为留守儿童保护工作复杂艰巨,人们就能坦然做旁观者吗?不能!至少有一批人不甘。
  2014年5月,有一群人推动发起了“乡村幼儿园发展计划”(英文简称CKDP),旨在通过为乡村幼儿教师提供优质公益培训和发展支持,助力乡村幼儿教师实现自身成长,改善乡村幼儿教育现状;依托乡村幼儿园建立“留守儿童爱之家”,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并在7月17日至20日之间组织了首届“乡村幼儿教师公益培训”,用四天的时间对来自17省的50位乡村幼儿教师集中培训。这群人组成了一个团队,名叫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致)。

  
村里的孩子

  一位名叫孙延茹的农村幼儿教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村可以看到大楼,却看不到大人。”
  “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了,爷爷奶奶带着他们,地里的活儿也要爷爷奶奶去干。通常早上就给孩子带一个馒头,早上吃半个,中午吃半个。”
  “不仅生活条件差,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特别特别难,问题特别特别多,城乡差距大的有如天上地下。”
  在CKDP教程中,孙延茹最喜欢“乡村故事之夜活动”。村里的孩子很少有书可看,老人们也缺乏精神文化活动。“乡村故事之夜”用一个个公益电影故事来滋养孩子的心灵。举办的多次活动中,孙延茹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新生家访,由于新生家住隔壁村,她决定带着CKDP发给她的发展包到新生所在的村子中探访,给村里的孩子和老人放一场电影。虽说是隔壁村,但是相隔十多里山路,有些路段沙土坡的坡度高达五六十度,孙延茹开车就用了近40分钟,到达目的地她早已一身是汗。
  一进村,打眼望去只有羊群、土坡和零零星星的几户人家。孙延茹告诉记者:这里太贫瘠了,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这里的小伙子如果不出去赚钱就娶不到媳妇,这里的闺女们再也不想守在这个穷苦地儿过一辈子,连想买件新衣裳都得赶好几十里路去镇上。进村的时候,有两个大爷坐在树下聊天,看见孙延茹开着车好奇地问:“欸?闺女!你来卖啥东西?来这儿卖东西,油钱你都回不了(本)!”孙延茹跟他们讲明自己的来意,可能什么乡村故事之夜、什么援助活动这些大爷根本没听懂,但是有两点大爷们看着孙延茹不断往车下卸物时深信不疑——今晚会有免费的电影看、免费的零食吃!
  当天夜里,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热情地端出自家的花生、苹果和土鸡蛋,帮孙延茹在一处平旷的地方搭好桌子,给投影设备插上电。虽然是冬夜,但在熊熊的火堆旁,孙延茹看到老人孩子剥着花生被电影情节逗得前仰后合,她由衷地觉得心里很暖和很幸福。
  这次来北京,孙延茹还有一个任务,她说:“出门前孩子们问我:老师你见过火车吗?火车是什么样子的?我这次来北京,每到一站就下来拍火车,我想尽量拍全一点,带回去给孩子们看。”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穆家坡村穆家坡幼儿园园长陈艳宁是最早一批加入CKDP项目的幼儿教师之一,在中致的支持下,陈艳宁不仅把关爱带给她园内的孩子,更是将视野放宽,将爱延伸到园外村内的其他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2015年11月,中致发起了暖冬公益活动。为了及时提供最精准的困难家庭信息,陈艳宁带着园内的三位老师连日连夜进行家访。陈艳宁在这次家访中第一次理解到“家徒四壁”的真正含义,“一家四口窝住在一间30平方米的屋子,打眼望去,除了火炕、灶台、两个米缸外家里穷得什么都没有,可能最值钱的就是门口停着的一辆破旧二手自行车。”陈艳宁家访后把这些最需要帮助的困境家庭信息通过中致网络平台一一发布出去,短短数月,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各项捐助,有人捐衣、有人捐物。棉衣棉被温暖孩子们的身,图书玩具点亮孩子们的心。陈艳宁很欣慰,收到这些礼物的孩子们脸上,绽放出快乐的笑容。
  那年冬天,陈艳宁还接到一通来自阎良爱心团队的电话,他们在中致的官网上看到了穆家坡村的情况,本来他们应该按照惯例派人实地走访考察的,不过他们相信中致,所以直接拜托陈艳宁给村里那几个特困家庭送去现金,好让他们过个好年。
  葛伟丽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无极镇,当幼儿园园长已经十余年了。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2016年刚刚开春不久的一个周日,他们村的一名小学四年级女孩儿失踪了。女孩儿的爸爸妈妈在市里打工,平常都是她和奶奶守在家,失踪的当天上午她对奶奶说要去同学家玩儿。本来说好回家吃晚饭的女孩儿一直未出现,奶奶一开始没当回事儿,可见天都擦黑了、饭都凉了仍不见孙女身影。奶奶焦急地喊上邻居,四个大人在村里四处喊着女孩儿的名字,直到一路找到同学家,他们才得知当天女孩儿并未去过同学家,一夜寻找未果。第二天,村主任带着他们去查看村口的监控,原来女孩儿被一名骑摩托车的陌生中年男子带走了,虽然立即到公安局报案,但是一直杳无音信。
  清明节过后,村西口的一名种地大爷去地里浇小麦,在地里的一个废弃鸡窝里发现了女孩儿,女孩儿全身赤裸被一块楼板死死压着。经法医检验,女孩儿下身被塞满石子和木棍,生前被性侵,舌头被割下。当葛伟丽从村里人口中听到这一女孩儿的名字时,当场痛哭,女孩儿曾是她带了三年的学生。她对记者说,要是当年能意识到农村女童保护的重要性,将自我保护知识教给村里的家长和孩子就好了。

 

CKDP,一切为了孩子

  截至2016年8月底,CKDP项目共开展了8期“CKDP-乡村幼儿教师公益培训”,共培训了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360多家乡村幼儿园教师,解决了5万余名留守儿童的教育和陪伴问题,并探索出依托乡村幼儿园建立“留守儿童爱之家”,关爱留守儿童的可持续有实效的公益模式。
  据CKDP项目负责人张娟介绍,CKDP项目成立以来的三年,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年,CKDP项目组利用互联网,向社会公开招募,邀请了100位乡村幼儿教师来到北京,开展了两期“CKDP-乡村幼儿教师公益培训”。请法律、安全、儿童心理、阅读、游戏等方面的儿童专家,为这些教师量身定制了课程。第二年,项目组除了集中开展五期“乡村幼儿教师公益培训”外,还开启了“乡村故事之夜”“童书妈妈小书架”“乡村教师用书包”和“爱心中转站”等特色活动。第三年,项目组开设“乡村家长公益课堂”微课、开展“留守儿童爱之家”认证等活动。当城市里的家长,在学习华德福、蒙台梭利、正面管教、游戏力、自然教育等教育方式的时候,CKDP项目组也为乡村幼儿教师们准备了来自这些领域内最好的教师和课程。除了给乡村教师继续提供课程,还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CKDP项目组邀请这些教师,讲述他们在乡村教育和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他们的感受、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建议。
  在CKDP三周年发布会上,同为留守儿童出身的张娟流着眼泪说:“没有父母想离开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们有条件留在家乡,没有人愿意骨肉分离,这是无奈的现状。在现阶段没有更好的办法改变这一现状时,如何使这些原就受伤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关怀?我们想到了一线的老师,当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成为孩子身边最可依靠的大树。开展乡村幼儿园发展计划项目近三年过去了,欣喜的是,我们真正探索出了一条对留守儿童有帮助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公益模式不但可行,还可被复制,依托乡村幼儿园建设留守儿童爱之家,老师和幼儿园既给了这群孩子知识,又温暖呵护着他们。CKDP给幼儿园配备的书籍和多媒体设备,让他们远离闭塞,透过画本、影片看到村子外的世界,感受到这个世界如此广阔纷繁。这些小朋友尽管不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但是运用互联网,他们可以视频看到远在城市打工的爸爸妈妈。”
  CKDP项目发起人、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主要起草人、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佟丽华介绍说,留守儿童的现象已经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纷繁复杂的留守儿童保护工作仅仅压在政府和村委会的身上,显然难以奏效。而乡村教师是乡村里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的知识分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培训、关爱、软硬件支持,他们可以成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生力量。三年的实践证明,为乡村幼儿教师提供优质、免费的培训和发展支持,助力乡村幼儿教师实现自身成长,依托乡村幼儿园建立“留守儿童爱之家”,是改善乡村幼儿教育现状、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助力解决留守儿童难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