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愚公”唐万银的“树人”之梦

“现代愚公”景色
为他美丽的心灵而变身

  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妖魔山”位于乌鲁木齐市西侧,外围周长16公里,最高点青年峰海拔1391米。它是晚二叠纪由深海湖泊沉积所形成的山峦,山体表面积约40平方公里。而这座被俗称“妖魔”的山,就是雅玛里克山。每当遇风,便飞沙走石易迷失方向。在2013年“妖魔山”除了零星自然生长的植被,没有一棵树生长。
  跟随部队来到新疆的唐万银,已在新疆工作多年,结婚生子,将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本到了可以安心清闲享受生活的年纪,他却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把家附近的那座荒山种满了树,要做一个开山种树的“现代愚公”!
  唐万银的女儿说:“我都不知道他这把年纪为什么要这么做。”随后,她指着那些树木却又说:“你看,现在全是树,等天气热了就很好看。原来,光秃秃的山一棵树都没有。”
  从2013年至今,唐万银带头在“妖魔山”上种了20多万株树,覆盖山体面积4000亩,覆盖率为百分之七十。
  唐万银先后为种树需要,铺路长达36公里,架设管道7789千米,拉电线2000余米,护坡、改善土质等耗资达5000多万元。
  三年来,“妖魔山”山体明显一片绿色,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荒芜山貌。

 

树人之梦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人代会青海团座谈会上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唐万银在做这个事情之前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和他共事的人汪树利说:“刚开始谁都没想到老唐要去种树。”
  唐万银告诉记者:“因为从部队出来,当过兵,爱国心就强一点。那个时候就听到了这个政策(植树造林),我觉得很好,就着手去做。”
  生活在乌鲁木齐市27年的唐万银从部队转业后,将家定居在乌鲁木齐市的仓房沟,一直在从事着有关建筑行业的工作。平时村里谁家修个房子,唐万银就去帮忙,和邻里都关系和睦。就这样一直到了2007年,唐万银也渐渐放下了建筑方面的工作,正好赶上了撤村建居,住进了楼房。他告诉记者,这一闲下来就会和家人、朋友出去走走,看到家附近的那座荒山就觉得如果多点绿色,山上肯定是个好去处。此后不多久他就听到了电视上那个新闻(保护环境),就想着着手要去做。
  “想了六年没动,是个大事。”“家里的本都要砸进去。”唐万银告诉记者他不是没有认真想过,可就是“劳作惯了,闲下来也要做些有用的事”。
  “平时也是喜欢在家里摆弄花草,带我回老家就会说你看绿油油的,空气多好。”唐万银的女儿说,“他喜欢绿色,平时看到别人乱扔个东西都会觉得不保护环境。”“现在还是很支持他去做,心里觉得他了不起。”
  和他一起共事的汪树利曾在国外短住过一阵子,听到老唐种树的想法,他是思考过后第一个支持的人。“总觉得国外的空气和绿化特别好,我们也得这么做。用自己的这双手,让后人去享受。”

 

青山之美丽  树人之辛苦

  唐万银要种树的消息在周围亲戚邻里传播了出去。耗资太大,于是他就和原村里20多户村民共同成立了乌鲁木齐佛光山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众筹入股,将经费用于植树造林。
  2013年正式动工,在半年的时间里就修了20多公里的路,方便将物资运送上去。运水,拉电,做好基本的物资供应。
  由于山体坡度大,种树就要因地制宜。首先进行保土护坡。在保土护坡的同时改善土质。新疆土地属于盐碱地,并不适宜树木生长。“我们刚开始就用腐殖酸将土质改善,同时选择树苗。”
  唐万银带领的农村合作社在选择树种上经过大家一起的研究,最后都选择了大叶榆。为什么没有选择白杨等其他的树种,唐万银说:“相比较白杨这种树,它结籽其实是污染空气的。大叶榆耐旱,抗碱性强,枝干少,叶片也大。就是说遮阴面大,蒸发量少,对于新疆这种干旱气候是很好的选择。”
  浇灌选择了滴灌的方式,大大节省了用水。冬季将雪收集起来,等到雪化了就可以进行再利用。
  刚开始的第一年,大家入股的钱都用在了基础设施上,合作社的资金很快所剩无几,唐万银和合作社其他成员寻找企业合作,最终的结果却并不理想。不是推辞,就是婉拒。面对这种结果,唐万银并没有放弃,他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在思想理念上组织大家,将更多的原村民联合起来,才将断了的资金链连接起来。
  跟着唐万银工作的人,三年来没有发过一分钱工资,可是活儿却并没有少干。在种树的季节,平均每天都有70到80人左右上山种树,每人一天种植120棵树。在不适宜种树的时候,大家就把种树的坑挖好,方便下次种植。
  “对他(老唐)的任劳任怨,大家都看在眼里。”汪树利这样说,“每次开会,每分钱花到哪里他都是公开告诉大家的,心里面特别敞亮。”虽然不发工资,可是一日三餐都是唐万银的家人上山去做给大家吃。
  在唐万银带领合作社最困难的时候,他告诉大家:“有条件就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经历过很多人没经历过的困难。”“按以前的话来说,就是上面有飞机大炮,我们却在用腿跑。哪怕家破人亡,吃不起饭,我也要用我的生命贡献一切。”
  在第三年的时候,合作社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发展到500多人,共筹资5000多万元,全部用于植树造林。
  在此期间,新疆慈善协会以及新疆农业大学的学生也帮助他们进行了植树等义务活动。截止到目前,树的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

 

精益求精的工匠
从保护自然到创造自然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唐万银和合作社的成员一起回到了他的办公室,虽然已经开春但是在新疆天气依然寒冷,办公室里面架着火炉,十分暖和。
  在办公室里能晒到阳光的地方,没有坐着人,却并列几排摆放着树苗。唐万银告诉记者:“这里面有红豆杉、绿萝、小叶榆、杏树、苹果树、黄叶榆、小柏松。”他培育树苗,看在新疆这种天气下能不能成活。
  不仅仅是种植榆树保护自然,唐万银还要打造一道风景线。他带领的合作社计划在5至10年里面陆续要在这个山上种植花、草、果树等,后期建温室大棚,栽种观赏性的植物等。
  “山上观景好的地方我就铺好路,不光种植榆树,等水土涵养好了,就种植花草,打造风景线,给乌鲁木齐人民带来好风光。”唐万银对未来的规划是这么打算的。
  虽然山体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但是距离唐万银的要求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些就是基本的工作,后面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要把‘妖魔山’变成花果山。”说的时候,唐万银指着墙上的装饰画,装饰壁画上是油彩画的美丽风景。
  经费依然短缺,可是大家依然在做这件事。改善民生、保护环境也是重要举措。“相信党的领导,我们种树,我们的孩子就会有个好的环境。”一个合作社的成员这样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王健